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新疆总人口数达2360万人,其中有400多万都是河南人,占据了总人口数量的1/5,这相当于在新疆,每5个人中至少有一个是河南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二场红星军垦博物馆自开馆以来,接待了大量疆内外游客,尤其是河南籍游客在这里,会发现许多中原与西域文化相交融的痕迹,有一种回“老家”的感觉。
1949年11月,王震将军率领人民解放军一野一兵团挺进新疆,完成剿匪平叛、建党建政任务后,响应毛主席号召就地集体转业。红星军垦博物馆“大业初创”部分也由此开始叙述,其中“支边青年”板块,勾起了我们的河南记忆。
“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兵团成立之初,建设任务繁重,劳动力短缺,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支边群众、转业军人投身兵团。
“中原儿女 志在四方”
这一时期,也拉开了河南省支边青年赴新疆参加军垦生产的序幕。他们告别亲人,告别故土,怀着一腔热血和青春的激情,从山清水秀的黄河两岸向黄沙漫漫的西部荒原挺进。
1950年,新中国成立伊始,河南省抽调一批干部支援新疆;1952年至1954年,河南数批公安干警和管教干部调来新疆;1955年,来自郑州、洛阳的千名学子组成学生大队来到天山南北;1956年,5.6万多名河南青壮年奔赴新疆垦荒造田;至1965年,新疆又相继接收安置了数万名河南知青及家属……
六十年代,河南确山县支边青年徐永恒在红星二场参加医疗卫生事业 ,现仍居住团场,其女儿也在团场从事医疗工作。
196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曾在红星二场拍摄纪录片《军垦战歌》,图为南阳支边青年王殿臣泡在碱水中堵水口子的剧照。
工作人员为王殿臣拓手印、留身影
河南南阳籍老军垦姜书灵夫妇
红星二场副政委徐向文和支边青年在田间地头
1951年随军进疆的河南邓县王兰秀退休证。
如今“疆一代”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又有一代河南老乡的子孙——“疆二代”,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在城市、在农村,在地方、在兵团……在新疆广袤的大地上,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自古以来,中原与西域的交流源远流长。
博物馆展示的新疆历代屯垦人物:张骞、班超、岑参、林则徐、左宗棠等,在其中三位身上,都能找到中原记忆。
班 超 投 笔 气 如 山 万 里 封 侯 出 玉 关
永平十六年,明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间,他在西域纵横捭阖,平定各国叛乱,重树大汉国威,将已阻断65年的丝绸之路再次打通。
永元十二年,班超因年老思乡,上书请求汉和帝准许其卸任并回到中原,信中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同时班超的妹妹班昭也上书为他请求。和帝备受感动,召班超回京。班超于永元十四年回到洛阳,拜官射声校尉。一个月后即因为胸胁疾病逝世,葬于洛阳北邙之上。
班超出使西域,不仅直接帮助西域各民族摆脱匈奴的控制、促进了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且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
班超等率兵攻入伊吾,在蒲类海大获全胜,现哈密天山庙上还立有一座班超像。
诗 话 西 域 南 阳 才 子 岑 参 的 西 域 情 缘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考中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
岑参伯祖岑长倩在武则天时曾任武威道行军大总管,讨击突厥,是一代名将。这种与西域之间的天然联系是岑参远赴安西的动力。
首次出塞,赴龟兹(今新疆库车),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任掌书记;再度出塞,赴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入北庭都护府封常清幕中任节度判官、支度营田副使。
两段军旅生涯,使岑参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和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和体会,故其边塞诗尤其多佳作。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 路 风 沙 一 路 征 尘 六 千 嵩 武 军 随 左 公 西 征
清同治四年(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侵入南疆,实行殖民统治。1871年,俄国又乘机出兵占领伊犁地区。至此清王朝已彻底丧失了对新疆的管辖权,边疆危机日益严重。
当此国家垂危之际,左宗棠高瞻远瞩,力排众议,率领数万大军,毅然投入一场拯救新疆山河的伟大斗争。
在这数万西征军中,有14个营,大约6000余名士兵是河南人,他们由清军将领张曜统领,在河南兴办团练,被称为嵩武军。左宗棠命其驻军哈密兴修水利、屯田积谷。1876年收获粮食五千余石,大大缓解了后勤压力。
哈密军营里的清军士兵
1773年,为运输军粮,左宗棠建立三条路线,其中两条路线的终点镇西(今哈密巴里坤)是西征军在新疆的重要粮站。
红星军垦博物馆里的河南记忆从未间断……
“豫疆情深”部分全面展现了近年来河南省驻马店市对红星二场的援助。
2010年3月底,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由此启动。来自全国19个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和企业的5600多名科技人员、教师、医生、企业家和援疆干部,带着中央的重托和全国人民的深情进入新疆。在这里,满怀激情地续写新时代的“边塞新曲”。
河南省对口支援哈密市和兵团第十三师,驻马店市对口支援红星二场。
====文化援疆====
2011年,河南电视台品牌栏目《梨园春》在红星二场举办大型联欢晚会
2014年,河南电视台品牌栏目《汉字英雄》在红星二场举办
红星二场军垦文化资源丰富,为让这笔几代军垦人留下来的精神遗产传承下去,驻马店援疆工作队通过河南省文化援疆平台,积极协调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博物院、驻马店市文广新局等给予支持和帮助。
2014年9月,河南省文物局分两批派出17名专家到红星二场实地考察,免费制作出军垦旧址群保护规划。
建设红星军垦博物馆也成为驻马店市的一个援疆项目。驻马店市多次派出技术人员对博物馆建设进行实地考察、全程指导,并于2016年12月捐赠博物馆建设资金200万元。
2016年12月2日,驻马店市委书记陈星(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与兵团第十三师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吴春云一起为红星军垦博物馆揭牌。
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项目援疆====
河南援建的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
====民生援疆====
驻马店援疆干部、红星二场原党委常委、副场长张志恒和学生共同乘坐驻马店市援助的校车。
2016年12月,驻马店市向红星二场捐赠10辆电动警务车
中原大地与天山南北虽相距千里,但渊源深厚,从古至今,河南与新疆都掰不开!
谨以此文致敬所有为新疆发展建设做出贡献的河南人,让我们一起为豫疆情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