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融媒

首页 ⋙ 援疆风采
河南农业专家“天团” 为哈密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
2024-03-19 15:30:38 来源:大象融媒

    3月13日至14日,在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余学军、河南省农科院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处处长、研究员李秀杰的带领下,河南省农业专家代表团一行8人来到哈密市,深入一区两县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

    在两天的行程中,专家团乘车赶路近800公里,奔波在田间地头、设施大棚和农牧业合作社之间,近距离了解哈密农牧业产业发展情况和发展短板,用心聆听农牧民发展意愿。

扑下身子“问诊”土地属性 为牧草种植“精打细算”

    仲春时节的哈密,农民们已经开始了农田里的忙碌。

    3月13日,在伊州区委副书记、河南援疆伊州区指挥部指挥长郭琪,伊州区委常委努尔马克萨提·塔依尔江的陪同下,专家们来到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在计划开发为牧草种植示范基地的农田,专家们通过园区管委会负责人的介绍,了解当地农作物种植种类、灌溉方式、农作物产量及气候特点等情况。听完介绍后,草业研究专家和粮作研究专家兴致勃勃地扑下身子在田间地头观察起来。

专家在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田地中查看土壤情况

    张俊是河南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副研究员,当听到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党委书记董苏健介绍哈密市目前草畜供需不平衡,园区有意种植花生、苜蓿、青储玉米等牧草的想法时,作为“花生专家”的他立马蹲在地上挖起土来。

    “我们在每片土地取3到5份土壤样品,回去做实验看一下土壤属性,再根据这边的气候条件和用水情况,就能大致确定适合种植什么品种的牧草。”张俊一边与河南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草业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冯长松,河南省农科院粮作研究所玉米耕作与栽培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乔江方等专家交流,一边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初步想法。

专家团在伊州区柳树沟乡的一块盐碱地边展开讨论

    在伊州区柳树沟乡一块待改良的盐碱地里,就应该种植苜蓿、花生,还是菌草、巨菌草,专家们现场展开了讨论。

    “这里的土壤碱性大,我们建议种植巨菌草、绿洲一号等耐旱耐碱的牧草,这样性价比高,也能改良土壤。但我们依然要提取土壤样本,了解土壤属性,为后续试种提供科学依据。”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余学军提出自己的建议。而河南省农科院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处处长、研究员李秀杰更倾向于打好算盘算经济账,“不论种什么都要精打细算,考虑到效益问题,不断做试验,让产出利益最大化。”李秀杰说。

边走边看“问诊”产业规划 为产业链发展“牵线搭桥”

    除了“问诊”土地属性,计划有针对性、选择性种植农作物,专家们还对当地的农牧业产业规划十分关注。

    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国有土地面积14万亩,耕地7.6万亩,现有企业和合作社40家。近年来,园区按照伊州区委提出的“产业+科技+农旅”的发展思路,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水权水价改革等措施形成了现代农业发展态势,2023年种植面积6.9万亩,主要种植棉花、辣椒、哈密瓜、果蔬等农作物,建成了优质棉种植基地、葡萄种植示范园、辣椒示范园以及连片设施农业大棚711座,是哈密区域3个设施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园区核心区由哈密市丝路果香集团负责提升和改造运营,目前建有农耕文化展示馆、农产品展示馆、哈密瓜种质资源繁育基地等,但核心区依然存在科技引领不到位、产业规划、定位不明晰等问题。在设施大棚参观现场,工作人员不时与8位专家沟通交流,就园区适合发展的农业产业项目“取经问道”。

    “作为哈密市的农业发展‘弄潮’区域,一定要多尝试,要根据全市农牧业发展做规划,产业发展也要以市场效益为导向,可以引进各地不同的优秀作物品种,针对性的进行科学示范种植。”河南省农科院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处处长、研究员李秀杰回答了工作人员的疑问。

专家团在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大棚里参观云雾培示范项目

    作为这次考察调研的重要一站,柳树沟乡农牧业产业发展也遇到了产销不对称、山羊品种需要改良的发展瓶颈。

    近年来,为了推动乡村振兴带动村民增收,柳树沟乡综合考量全市养殖结构和消费者意愿后,特别开辟了养殖山羊尤其是供应冰碴驹俐的独特路径。目前,柳树沟乡全乡山羊存栏量在8900只左右。“目前山羊生长4个多月净重能达到10到15公斤,还有没有增加的可能?”专家代表团来到当地最大的山羊养殖合作社——哈密市腾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陈鸿锦向专家团聊起了自己的想法。

    河南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养羊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辛晓玲在详细了解了山羊的生长发育等细节后,为合作社的山羊养殖提出意见和建议,“可以试着引进河南的黑山羊,黑山羊适应性强,先引进来看它的适应性,然后杂交再看到底改良效果如何。”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有些专家还拿起手机,现场就拨通电话进一步咨询相关专家。

 

专家团在巴里坤县健坤牧业有限公司养殖场参观

    同样是养殖羊,辛晓玲则建议巴里坤县健坤牧业有限公司侧重发展多胎羊养殖。

    在该公司,专家团对湖羊的群体结构、发育情况、选育措施、日常饲养管理等工作进行系统调研。湖羊是太湖平原重要的家畜之一,是我国一级保护地方畜禽品种,具有早熟、四季发情、一年二胎、每胎多羔等特点,适合在农区大规模饲养。辛晓玲建议在牧区大力推广湖羊养殖,让更多牧民从传统散养模式转变到现代养殖模式,既可有效防止天然草场退化,又能增加牧民收入。

奔多地“问诊”产业辐射力度 为群众增收致富“出谋划策”

    产业不论如何发展,让群众增收致富才是硬道理,专家团奔多地“问诊”产业辐射力度,尽可能为群众增收致富“铺路”。

    巴里坤县黄土场开发区蔬菜种植大棚基地成立于2021年,总投资 1050万元,其中,350万元是援疆资金。大棚内种植小白菜、西红柿、油麦菜、黄瓜等28种蔬菜。目前,40余名当地居民在此务工就业。在这里,专家团参观了每座蔬菜大棚及育苗基地,详细了解黄土场开发区蔬菜种植大棚基地种植、管理、销售、运输等情况。

    河南省农科院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处处长、研究员李秀杰建议道:“蔬菜种植基地应按照市场需求发展更加产业化、规模化。多种绿色有机蔬菜,同时加强技术培训,提升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带动更多群众增加收入。”

 

专家团在巴里坤县黄土场开发区蔬菜种植大棚里参观

    新疆中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4月作为援疆企业入驻伊吾县,始终秉承着“强乳兴农”的使命,以“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起成立骆驼养殖专业合作社,为脱贫户稳定增收开辟了新路径。了解完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带动增收的情况,河南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草业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冯长松建议企业可以在骆驼饲料喂养上更加精细化,通过深加工让骆驼产品更加多元化,以巩固产业链,辐射带动更多农牧民增收致富。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年之计在于春,河南省农业专家代表团为哈密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问”的是哈密农牧业当前发展的短板,“把”的是哈密农牧业产业发展的方向,相信通过河南省农业专家的高位引领和推动,不仅为哈密市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为豫哈两地农业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